这周A股市场最“壕”的主力资金,悄悄盯上了两个超级巨头——宁德时代和贵州茅台。 光是这两家配资炒股利息,就吸走了近23亿的真金白银,宁德时代更是以12.88亿的净买入登顶榜首,股价一周飙涨7%!
除了这些老牌龙头,一批“黑马”公司也杀入了主力抢筹名单:宗申动力(7.14亿)、新易盛(6.59亿)、沃尔核材(4.65亿)……它们背后,藏着主力资金最近的“新算盘”。
一天砸5亿,电池一哥凭啥被疯抢?
宁德时代本周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2亿,其中5月8日一天就涌入5.3亿。 这家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涨了32.85%,全球动力电池市占率冲到38.4%,连续七年全球第一。 更关键的是,宁德时代在固态电池研发上砸了30亿,预计2027年量产,直接让资金提前押注技术红利。
9.8亿资金“喝酒”不手软
茅台本周被主力净买入9.8亿,股价站上1800元。 公司一季度直销收入占比从37%飙到45%,生肖酒和珍品系列卖爆了,单价2000元以上的高端酒销量增长21%。 有券商算过账:茅台只要提价10%,利润就能多出50亿,这就是资金敢闭眼买的底气。
机器人+低空经济,7亿资金豪赌
宗申动力突然火了,主力一周砸了7.14亿。 这家公司原本做摩托车发动机,现在转型搞外骨骼机器人,还蹭上低空经济概念。 5月7日公司发公告,说“已布局无人机发动机”,股价立刻涨停。 但业内爆料:宗申的无人机业务一年收入不到1亿,主力炒的其实是政策预期。
光模块黑马,北美订单撑腰
新易盛主力净流入6.59亿,股价一周涨了15%。 这家公司靠800G光模块拿下微软、谷歌的订单,北美市场收入占比超过60%。 更狠的是,它研发的LPO(线性直驱)技术比传统方案省电30%,直接通过英伟达认证,成了AI算力赛道的“隐形冠军”。
科技和新能源“抢钱大战”
计算机行业5月6日一天吸金56.72亿,主力在赌AI算力爆发。 比如科蓝软件(5.1亿净流入),正在帮银行做数据中心升级,一季度合同金额涨了40%。 但到5月8日,资金突然转向通信设备,28.21亿冲进中兴通讯、剑桥科技,这些公司都在抢5.5G基站的订单。
半导体板块出现大分化:电子行业5月6日流入46.98亿,但半导体到8日反而流出17.23亿。 存储芯片龙头兆易创新一季度利润跌了92%,拖累整个板块。 但车规级芯片公司斯达半导逆势涨了8%,主力在新能源车上找安全垫。
电池和光伏成新能源主战场。 宁德时代之外,光伏设备龙头捷佳伟创被买入3.2亿,因为TOPCon电池片订单排到三季度。 但更野的是宝通科技(5.58亿净流入),这家公司做矿山无人运输系统,一季度签了2个亿的锂矿订单,硬把自己包装成“新能源铲子股”。
军工一日游,消费股成避风港
航天航空板块5月7日突然流入23.89亿,中航沈飞、航发动力涨超5%。 但第二天资金就跑了一半——军工订单要看财报脸色,中航光电一季度合同负债暴跌67%,主力不敢长留。
消费板块里,白酒稳如老狗。 除了茅台,五粮液净流入2.3亿,山西汾酒涨了4%。 但医药股只有药明康德被买了1.2亿,其他公司几乎无人问津。 一位私募经理吐槽:“集采压价太狠,除非出爆款药,否则医药股只能当防御牌打。”
北向资金玩“变脸”,外资最爱还是茅台
北向资金本周净买入45亿,但操作很分裂:周一狂买宁德时代8亿,周三反手卖出3亿;茅台倒是被连续加仓5天,累计买了12亿。 外资还偷偷抄底中国平安(5.98亿净流入),赌的是保险业务复苏——平安一季度新业务价值涨了20.7%,比预期高出一截。
但外资对科技股很谨慎。 比亚迪虽然被买了5.39亿,但港股那边遭高盛减持2.3亿港元;半导体设备龙头北方华创被外资卖出1.8亿,理由是“美国可能升级制裁”。
这些股主力在偷偷跑路
主力资金表面热闹,但有些公司已经被大单抛售。 比如长安汽车,虽然股价涨了6%,但主力实际净流出1.2亿,大单拆成小单出货;中信海直(低空经济概念)本周跌了8%,主力跑了3.5亿,游资接盘后直接“埋人”。
沃尔核材(4.65亿净流入),这家公司主营核电电缆,但一季度净利润暴跌48%。 主力炒作理由是“可控核聚变概念”,但业内人士泼冷水:“离商业化至少20年,现在纯属画饼。 ”
数据来源:同花顺iFinD、东方财富Choice、上市公司一季报及机构调研纪要(截至2025年5月11日)配资炒股利息。
嘉喜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